查看原文
其他

临床诊治Ph-like ALL没有头绪?周红升教授给出这些建议!|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

遣之 医学界血液频道 2021-12-24

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



对于高危难治的Ph-like ALL,看看周红升教授有哪些治疗建议!




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暨2021国际淋巴瘤最新进展研讨会于2021年4月16-18日召开。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周红升教授针对“Ph-like ALL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”作了精彩报告。医学界血液频道综合整理了此次报道,以飨读者。
早期诊断是提升Ph-like ALL预后的关键


近年来,随着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认识逐渐深入,相关指南不断更新,其诊断也日趋精准。费城染色体样ALL(Ph-like ALL)检测便是其中极具意义的实践。Ph-like ALL,也称为BCR-ABL1样ALL,是一组基因表达谱与BCR-ABL1阳性ALL(Ph+ALL)相似但无BCR-ABL1融合基因的B-ALL亚型。

为什么要将Ph-like ALL与Ph+ ALL及其他ALL进行区分,识别为单独亚型呢?周红升教授谈道:“精准医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精准识别疾病特征,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,从而改善患者预后。许多难治复发的ALL患者是在治疗过程中效果不理想,继而才进一步成功识别其亚型为Ph-like ALL,如果能在诊断初期尽早识别,或许患者预后会有很大改善。”

图一:Ph-like ALL研究时间线

临床上,哪些患者更应重视Ph-like ALL的检测?周红升教授指出:“目前儿童ALL的临床疗效远优于成人ALL,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治疗方案的差异,另一方面是由于儿童ALL与成人ALL本身存在的分子遗传学差异。在预后良好的ALL染色体核型如t(12;21)中,儿童患者的比例相对更高;而在Ph-like、Ph+ ALL等高危亚型中,15-39岁成人比例超过20%。因此,筛查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LL的Ph-like亚型便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。”

图二:不同核型ALL的患者年龄段比例
多种手段助力Ph-like ALL个体化治疗


精准识别Ph-like ALL后,下一步是进行个体化治疗。对此,周红升教授分享了下列治疗建议:

1
按分子亚型选用靶向药物 

①JAK-STAT亚型。Ph-like ALL被识别出来后,其中一个重要亚型是JAK-STAT亚型。多种分子通路异常都可以刺激JAK-STAT通路激活,研究证实,JAK2抑制剂芦可替尼有希望缓解一部分Ph-like  ALL患者病情;另外,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显示,HDACi西达本胺对JAK-STAT亚型具有显著抑制效应。

②ABL1重排亚型。Ph-like ALL虽然不存在BCR-ABL1的基因融合,但是ABL1或ABL2可能和其他伴侣基因(如NUP214、ETV6等)形成断裂重排,因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s)治疗有效,从分子亚型分布来看,大概30%Ph-like ALL患者可能对TKIs敏感。

③其余罕见亚型。这些Ph-like ALL分型更加细致也更少见,其靶向药物也更分散,由于异质性强,实际上目前相关研究仍较缺乏。

2
免疫治疗

由于Ph-like ALL容易演变为难治/复发ALL,因此除靶向药物外,免疫治疗在Ph-like ALL的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参与的CD3-CD19双特异性抗体倍利妥(Blincyto)临床研究中,Ph-like ALL的比例约为40%,其中约75%的患者通过倍利妥治疗获得了长期缓解;在接受CAR-T治疗的患者中,Ph-like ALL比例同样高达30%-40%,这部分患者能从CAR-T免疫治疗中显著获益。

3
采用儿童样方案

通过采用儿童样化疗方案,显著改善年轻成人ALL的生存,是近10余年成人ALL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ALL队列研究显示,既往传统成人方案化疗联合骨髓移植的患者,其移植后2年的累积复发率高达40%;通过优化移植方案,采取超强预处理,可显著降低移植后复发,提高约10%左右的无复发生存;通过采用儿童样的化疗方案,可以将无复发生存进一步提高约30%,具有明显优势。
删繁就简:探索Ph-like ALL分子遗传的共性特征


精准医疗理念支持对疾病进行细致地分类,但精细分型不一定能马上转化为临床获益。周红升教授认为:“对疾病进行细致分类有助于深入解析发病机制和精准分层,目前的困境在于,Ph-like ALL精细分层后仍缺乏足够的靶向药物;其次,精准分型体系需综合利用多种检测手段,体系相对复杂,成本高昂,不利于基层推广和临床研究。Ph-like ALL在分子遗传学上具有明显异质性,探寻Ph-like ALL与Ph+ ALL分子遗传的共性特征,或可成为精准治疗的新的切入点。”

研究发现,B细胞分化命运决定因子IKZF1基因缺失(IKZF1del)是Ph-like ALL与Ph+ ALL的分子遗传共同特征,约80%Ph+ ALL存在IKZF1del,而在超过60%的Ph-like ALL亦可检测到IKZF1del。周红升教授表示:“通过对IKZF1del亚型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,探索联合靶向药物和其他抗代谢药物的最佳组合,设计针对IZKF1del这类重要分子遗传亚型的治疗方案,开展临床转化和临床研究,从而改善成人ALL的预后。”

图三:Ph-like ALL精准医学总结

小结:Ph-like ALL作为一种高危的ALL亚型,其早期精准诊断对患者的良好预后具有关键影响,基于当前研究数据,Ph-like ALL应在儿童化疗方案基础上,根据分子亚型选择靶向药物,并联合免疫治疗和骨髓移植,以期获得更佳疗效;进一步研究将聚焦基于关键分子遗传特征的重新聚类和靶向治疗。相信随着研究深入,Ph-like ALL的发病机制将越来越清晰,更好的治疗选择正在路上。

专家简介

周红升


士研究生导师 副主任医师
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急淋亚专科主任

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

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

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

2013-2015在MD Anderson癌症中心学习

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青委会副主任委员

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兼秘书

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实验诊断学组委员

广东欧美同学会青年分会理事

广东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委员

中国整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


本文首发:医学界血液频道

本文作者:遣之

本文审核:周红升教授

责任编辑:Amelia


版权申明

 本文原创  欢迎转发朋友圈
- End -


牛挺教授:新药是利器!合理管控新药治疗中的感染问题,乘胜追击才能更创佳绩!| 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

什么?单凭外周血就能洞察淋巴瘤进展?周剑峰教授又来给你长知识了!|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

新药层出不穷,如何携手CAR-T才能使淋巴瘤患者获益最大?宋玉琴教授这么说!|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

张曦教授:表观遗传学药物能在AML/MDS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挥多大作用?| 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